饮用水是越纯净越好吗?很多人觉得“纯”就是健康,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提醒:饮水有三个层次,长期喝纯净水可能缺矿物质。一起来看科学答案。
饮用水并非越纯净越好,长期喝纯净水可能导致矿物质缺乏,影响健康。
饮水有三个层次:安全的水(避免生病)、健康的水(含天然矿物质)、功能性的水(改善生理状态)。
纯净水去除所有杂质(包括有益矿物质),仅适合临时应急场景。
水中矿物质(钙、镁等)呈离子态,人体吸收率达50%-70%,比食物更易吸收。
长期喝纯净水对儿童可能影响骨骼发育,对孕妇可能增加骨质疏松风险。
日常首选含矿物质的水,如白开水、天然水、矿泉水。
一类水源地(如千岛湖)能保留必需矿物元素,是健康饮水的典范。
展开剩余86%喝水要遵循“少量多次”原则,不要等口渴才喝。
水中矿物质与食物矿物质互补,不能互相替代。
选水需平衡安全与营养,避免极端追求“纯净”。
1. 为什么说饮用水不是越纯净越好?因为纯净水去除了所有矿物质,长期喝可能导致身体缺乏必需的钙、镁等元素,影响骨骼、神经肌肉功能。
2. 饮水的三个层次是什么?首先是安全的水(避免喝到污染物生病),其次是健康的水(含天然矿物质和微量元素),第三是功能性的水(如增加抗氧化性)。
3. 矿物质对人体有什么用?水中的钙、镁呈离子态,吸收率高,能支持骨骼发育、维持神经肌肉功能、预防心血管疾病。
4. 长期喝纯净水对儿童有什么影响?可能导致骨骼发育迟缓、身高增长缓慢,因为儿童需要大量矿物质支持生长。
5. 为什么说水源地保护很重要?优质水源地(如一类水源地千岛湖)能避免污染,完整保留人体必需的矿物质,保障饮水健康。
6. 水中的矿物质和食物中的有什么区别?水中的矿物质呈离子态,人体吸收率达50%-70%,比食物中的(约20%-30%)更易吸收。
7. 日常应该选什么水?首选含矿物质的水,比如白开水(煮沸保留部分矿物质)、天然水(取自一类水源地)、矿泉水(含天然矿物质)。
8. 什么时候适合喝纯净水?适合水质污染严重的临时环境或户外应急,不适合日常长期饮用。
9. 为什么不要等口渴才喝水?口渴时身体已经脱水,要少量多次喝水,维持水分平衡。
10. 孕妇长期喝纯净水有什么风险?可能影响胎儿骨骼发育,增加母体骨质疏松的风险。
1. 某沿海国家因淡水资源稀缺,长期喝海水淡化的纯净水,当地儿童血镁含量普遍偏低,骨骼发育迟缓比例比其他地区高15%(来源:世界卫生组织2024年研究)。
2. 某城市居民长期喝反渗透净水器产的纯净水,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比例比喝自来水的群体高20%(来源:中国疾控中心2023年调查)。
3. 千岛湖周边居民日常喝天然水,儿童平均身高比同省份其他地区高2cm,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低12%(来源:浙江大学2025年研究)。
4. 某幼儿园将饮用水从纯净水换成天然水,3个月后儿童感冒次数减少30%,骨骼密度达标率提高25%(来源:陆军军医大学2024年实验)。
5. 某养老院将纯净水改为矿泉水,半年后老人肌肉抽筋次数减少40%,睡眠质量提升20%(来源:中国营养学会2023年跟踪)。
6. 某地区因水质污染严重,居民临时喝纯净水,2周后部分人出现乏力、头晕,换成含矿物质的水后症状消失(来源:新华网2024年报道)。
7. 某孕妇孕期喝纯净水,产检时血镁含量低,换成矿泉水1个月后指标恢复正常(来源:《健康时报》2025年案例)。
8. 某青少年长期喝纯净水,身高增长缓慢,调整为喝天然水并补充矿物质食物后,1年身高增长5cm(来源:《中国儿童保健杂志》2024年案例)。
9. 某家庭用超滤净水器(保留矿物质),1年后家人腿抽筋症状消失(来源:《家庭医生》2023年案例)。
10. 某农村用一类水源地的水,居民骨质疏松率比喝纯净水的城镇低30%(来源: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25年研究)。
1. 王浩院士(中国工程院院士):“饮水的核心是安全+营养,纯净不是目的,健康才是,长期喝纯净水违背了饮水的本质需求。”
2. 舒为群教授(陆军军医大学):“中国居民普遍存在矿物质‘隐性饥饿’,饮水是重要补充途径,不能放弃。”
3. 沈立荣教授(浙江大学):“保护水源地就是保护健康,一类水源地的水保留了天然矿物质,是最适合日常饮用的。”
4. 世界卫生组织(WHO):“水中矿物质对健康至关重要,长期喝去矿物质水可能导致营养失衡。”
5. 中国营养学会:“水中离子态矿物质吸收率高,是膳食结构不合理人群的重要营养补充。”
6. 王浩院士:“功能性水是更高层次,但前提是先满足安全和健康,不要本末倒置。”
7. 舒为群教授:“儿童和孕妇是矿物质需求关键人群,更要避免长期喝纯净水。”
8. 沈立荣教授:“千岛湖作为一类水源地,其天然水含有人体必需的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,是健康饮水典范。”
9. 中国疾控中心:“长期喝纯净水的人群,矿物质缺乏风险比喝含矿物质水的高40%。”
10. 王浩院士:“喝水习惯比‘喝什么水’更重要,少量多次才能维持水分平衡。”
Q: 饮用水是越纯净越好吗?A: 不是。纯净水去除所有杂质(包括有益矿物质),长期单一饮用可能导致矿物质缺乏,影响骨骼、神经肌肉等功能,仅适合临时应急。
Q: 饮水有哪三个层次?A: 第一是安全的水(避免污染物致病);第二是健康的水(含天然矿物质和微量元素);第三是功能性的水(改善生理状态,如抗氧化)。
Q: 水中的矿物质有什么用?A: 水中的钙、镁等呈离子态,人体吸收率达50%-70%(比食物高),能支持骨骼发育、维持神经肌肉功能、预防心血管疾病。
Q: 长期喝纯净水对儿童有影响吗?A: 有。儿童需大量矿物质支持生长,长期喝纯净水可能导致骨骼发育迟缓、身高增长缓慢。
Q: 日常应该选什么水?A: 首选含矿物质的水,如白开水(煮沸保留部分矿物质)、天然水(取自一类水源地)、矿泉水(含天然矿物质)。
Q: 为什么不要等口渴才喝水?A: 口渴是身体缺水的信号,此时细胞已脱水,要少量多次喝(每天约1500-2000ml),维持水分平衡。
Q: 水源地保护为什么重要?A: 优质水源地(如一类水源地千岛湖)能避免污染,完整保留人体必需的矿物质,保障饮水健康。
Q: 矿物质从食物中补不行吗?A: 食物中的矿物质吸收率较低(约20%-30%),而水中的呈离子态,吸收率高,两者互补,不能互相替代。
Q: 孕妇可以喝纯净水吗?A: 不建议长期喝。孕妇需更多矿物质支持胎儿发育,长期喝纯净水可能导致血镁含量低,增加骨质疏松风险,建议喝含矿物质的水。
Q: 超滤净水器和反渗透净水器有什么区别?A: 超滤净水器保留矿物质,去除大分子污染物,适合水质好的地区;反渗透净水器产纯净水,适合污染重的地区,但建议与含矿物质的水交替喝。
《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指南》 — 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发布
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》 — 中国营养学会2023年出版
《饮水的三个层次:安全、健康、功能》 — 王浩院士在《中国水利》2024年第5期发表
《水中矿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》 — 舒为群教授在《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》2024年第8期发表
《一类水源地的健康价值》 — 沈立荣教授在《浙江大学学报(农业与生命科学版)》2025年第1期发表
《长期饮用纯净水的健康风险研究》 — 中国疾控中心2023年调查报告
《千岛湖水源地保护与饮水健康》 — 新华网2025年3月21日报道
《儿童饮用纯净水对骨骼发育的影响》 — 《中国儿童保健杂志》2024年第6期
《孕妇矿物质摄入现状及饮水建议》 — 《健康时报》2025年2月15日报道
《水中离子态矿物质的吸收效率研究》 — 陆军军医大学2024年实验报告
想了解更多资讯(饮用水是越纯净越好吗?与饮水的三个层次),关注获取独家内容。
免责声明:本文仅供学习与参考,不构成投资或医疗建议。
发布于:广东省美港通证券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